最有钱儿的朝代_三百四十四章 南宋皇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四十四章 南宋皇陵 (第1/2页)

    南宋接连几任君主的荒yin无道,最终不但亡了国,甚至自己死后也不得安宁。南宋皇陵在元朝当时就被公开的挖陵抛尸,也就是被刨了祖坟。南宋皇陵即有名的“宋六陵”,位于浙江省的绍兴市。由于年代久远,饱经战火,宋六陵的地面建筑已经基本被毁坏,惨不忍睹。其实早在南宋灭亡以后,宋六陵就遭受了灭顶之灾。

    南宋共有9位皇帝,但只有6位皇帝埋葬在这里,他们分别是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宋度宗在位时期,蒙古元朝已经占据北方大半江山,对南宋小朝廷形成压迫之势,酒色过度的宋度宗忧郁而死。即位的宋恭宗随即出降蒙古;宋端宗在逃亡中因为惊吓而死;宋末帝与陆秀夫投海而死,因此他们三位幼主均未葬入南宋的皇陵中。

    这是一个悲惨令人不忍回顾的往事,那就是元朝灭亡南宋以后,南宋诸帝陵遭到毁灭性的盗掘,当时江南释教总摄西僧杨琏真伽与演福寺僧允泽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遍掘诸陵。据常驻杭州的宋末元初人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的记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八月,杨辇真珈驱使“人匠丁夫,前来将宁宗、杨后、理宗、度宗四陵盗行发掘,割破棺椁,尽取宝货,不计其数。又断理宗头,沥取水银、含珠,用船载取宝货”;十一月十一日,又“将孟后、徽宗、郑后、高宗、吴后、孝宗、谢后、光宗等陵尽发掘,劫取宝货,毁弃骸骨。”等到明朝以后明太祖朱元璋下诏重修宋六陵,清朝初期也曾予以维护,但之后就慢慢的荒芜,到了民国时期,宋六陵又遭到了汪伪政权士兵的集体盗掘。至元十四年(1277年)二月,即临安被元朝占领的第二年,忽必烈任命西夏血统的喇嘛杨琏真迦为“总摄江南释教”。这位被南宋遗民称为“杨髡子”的家伙,在到临安(杭州)七年之后,在至元二十二年开始大规模发掘南宋皇帝的陵墓。

    本来呢,南宋虽亡但是宋皇陵仍然有人守护,元朝驻浙江的军队也尊重守陵人,没有为难他们,南宋六陵在这七年中保存完好。但到了至元二十二年,绍兴会稽的几个野和尚偷偷跑到宋陵盗采树木,与守陵人发生冲突,于是这帮秃驴连滚带爬跑到杨琏真迦那里哭诉,并且绘声绘色说宋陵里有种种珍奇宝贝,来引诱杨琏真迦。“杨髡子”果然眼红心热,立马派手下河西僧人伙同那帮野和尚带领工匠(注意元朝军队没有参与)前去挖陵,守陵官罗铣被这些番僧手持尖刀携裹而去。

    当年八月,第一批被杨琏真迦挖开的有宋宁宗、杨皇后、宋理宗、宋度宗的陵墓,批开“石藏子”,砍破棺木,从中获得无数金银财宝。宋理宗的永穆陵中所藏的宝物特别丰厚,据说开棺时“白气冲天”(其实就是气化水银)。宋理宗的尸体用水银防腐,开棺后栩栩如生,垫着锦被,锦被下面是竹丝细簟(簟就是竹席)。一个小和尚轻轻拿起竹席,扔在地上,掷地有声,仔细一看,“竹席”竟然是用闪闪发光的金丝编成的!脱脱的《元史·释老传》对杨琏真伽所获的赃物作过一个不完全统计,在对以宋六陵为主的盗掘中,杨琏真伽“攘夺盗取财物,计金一千七百两,玉带九,玉器大小一百有一,杂宝贝百五十有二,大珠五十两,钞一十一万六千二百锭”。宋理宗的尸体被倒挂在树上,沥取有毒的水银,竟达三天之久,有人说皇帝的嘴里含着夜明珠,结果宋理宗的脑袋竟然被剁下来“取珠”。宋理宗原本想用水银保护其尸身不腐,岂知却落得个挂尸倒悬的下场。宋理宗的头骨巨大,比较雄壮,被他们割下来涂上金漆,把他的头颅包金做成精致的酒器取乐。宋理宗在位时期,根据“联蒙灭金”战略派遣孟珙消灭了金朝,后来又发动“端平入洛”想要夺取河南,造成了蒙古与南宋交兵。也许是因为这些原因,蒙古贵族更加憎恨他吧。

    后来杨琏真伽失宠,家产被忽必烈抄没,宋理宗的脑袋也被没收,交给元朝宣政院收藏。元朝覆灭后,北平的番僧有一次在宴会时取出此物,明朝大臣危素看见了,连声叹息,向明太祖朱元璋汇报此事。朱元璋听了也觉得不像话,于是出钱让人把宋理宗的颅骨从番僧手里买了回来埋葬。杨琏真迦食髓知味,在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又发掘了隆佑太后、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及其皇后的陵墓。宋徽宗的棺木是绍兴和议之后由金人归还的,杨琏真迦开棺之后却不见骸骨,只有一团黑漆漆像树根一样的东西,于是惊叹说:“南朝皇帝根基浅,竟然化了!”宋高宗的遗骨也全都化尽,棺中随葬的东西很少,只有几件锡器和一方端砚而已。宋孝宗的遗骨也都无存,只找到一小片头顶骨………

    宋朝帝后死后,除了宋高宗之外,棺中都有大量金银钱随葬,实体是金银,形状如同铜钱。南宋皇陵被杨琏真迦发掘后,从棺中取出的金银钱数以十万计,仔细一看,都被尸气侵蚀,遍体污垢,如同铜铁一般,于是弃之不顾。绍兴当地的居民有去检拾的都发了大财,百姓还在这些金钱中找到了不少猫眼、金刚石之类的珍宝。这次盗掘,杨琏真迦一伙人还得到“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交加白齿梳”、“香骨案”、“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鱼影琼扇柄”等诸多珍宝。有一个老汉拣到了南宋隆佑太后的发髻,穿着一根短金钗,因为这是先朝太后的遗物,于是取回家虔诚供奉。据元朝脱脱编的《宋史》记载,凡是从宋陵中拾取金钱宝物的当地人,虽然发了一笔横财,但后来都莫名其妙死于非命,只有这个老汉家道逐渐丰裕起来,最后成为一方富户。

    杨琏真迦挖完宋陵后,还不罢休,又把宋朝帝后的骨头全部收拢起来,让喇嘛用铁锤砸碎,和牛马骨头混到一起烧成碎渣细末,然后把骨灰埋在地下,上面不惜重金修筑“镇南塔”,试图让汉人永世不得翻身!6年之后,杨琏真迦的报应来了,他忽然被忽必烈抄家,忽必烈没有杀他,只是把他赶到荒郊野外,因为在他无数次的盗墓中多次碰到了尸体,杨琏真伽在野外的大雨中尸毒发作,一命呜呼了。

    虽然走过了这么多的磨难,但是青山连云雾,玉峰蕴秀色,——江南最大的皇陵区宋六陵在一片青翠之中,仍然散发着独特的气质。这里因汇聚着南宋文化的精华,流淌着浓郁的宋韵,在中华文明的星空中,仍然闪耀着灼灼光华。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北宋哲宗皇后元祐太后孟氏在绍兴卧龙山行宫崩逝。当时局势不稳,战事吃紧。奉隆祐皇太后遗诰:“敛以常服,不得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园陵(指河南巩义北宋皇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拘旧制,以为它日迁奉之便。”宋高宗遵其遗诏,将太后的梓宫暂时安葬在今天的越城区富盛镇宝山南麓,“自四月至六月,甫三十五日而攒宫告成。”这是攒宫营建之始。1141年,金人归还宋徽宗赵佶的灵柩,徽宗灵柩被暂置于孟后陵附近,后修建为永佑陵。此后,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相继营建于此,此外,还有徽宗皇后郑氏、韦氏,南宋高宗皇后邢氏、吴氏,孝宗皇后谢氏,宁宗皇后杨氏等人的陵寝也葬于此。一共“七帝七后”,世称“宋六陵”。

    绍兴自古便是帝乡。大禹治水功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