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话说江湖  (第1/2页)
    这个地窖原来就是孙二娘他们剖尸的场地。    一根根森森白骨堆积成了小山。    一张张人皮仿佛动物的皮毛一般挂在墙上。    “该死!”    看到这里,王淮安顿时怒火中烧,一镗拍碎了张青的头颅。    何为江湖?    他记得孙二娘是想谋害武松的,但是却被武松察觉,双方起了冲突。    孙二娘的丈夫,菜园子张青赶来,及时制止。    张青与孙二娘夫妇得知来客是打虎好汉武松后,立刻道歉,并申请结为兄弟。    之后,张青向武松解释,自己和老婆孙二娘开的确实是黑店,用人rou做包子没错,但是有三种人他们是不杀的,哪三种呢?    第一,是云游僧道,都是游方之人,他们并未加害。    第二,是江湖上行走妓女之人,他们是冲州撞府,逢场作戏,陪了不少小心得来的钱物。    若还结果了他们,担心他们口口相传,去戏台上说江湖上好汉不英雄。    第三,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万不可坏他。    那这个情节就很有意思了,为什么张青认为这三种人不能杀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张青、孙二娘他们是不是“好汉”呢?    答案很显然:当然不算!    张青和孙二娘夫妇在十字坡开着黑店,等客商过往,有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放入酒中,然后将其杀死。    将大块好rou,切做黄牛rou卖,零碎小rou做馅儿,放入包子中。    这简直就是丧尽天良的勾当。    他们即没有反抗贪官污吏,也没有做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情,他们残害的也不是流氓恶棍,只是些无辜的客商。    然而,即使是这对丧尽天良的夫妻,也不杀这三种人,为什么不杀呢?    张青给出的理由是,云游僧人没有过分享受,日子过得清苦;妓女谋生很不容易;而流配的罪犯中有很多英雄好汉。    这些理由可以说一点也不充分,难道无辜的客商中就没有辛辛苦苦惨淡经营的?    就没有日子过得清苦的?就没有作风正派的英雄好汉吗?    所以不杀三种人,根本原因并不是张青所说的,那是什么呢?    其实如果把这三种人和无辜的客商进行对比,我们大概就能猜出来。    云游僧道、妓女、犯人与客商最大的区别是,他们都是社会边缘人士。    这种谋财害命的黑店,张青孙二娘这类做人rou包子的歹人,哪有什么怜悯之心?    怜悯心没有,但同理心还是有的,他们不杀这三种人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是社会边缘人士。    也正是因此,对于这三类人,他们也有一种唇齿相依,同病相怜之感。    寺庙,妓院与黑店,相对于朝廷所控制的主流社会,他们是疏离的,也有相对的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的社会,一般被称为江湖。    江湖有自己的行事规则,如果违反了,便会被认为不是好汉,被江湖所唾弃。    人可能会没有良心,但还是希望有一个归宿,即使是被主流不容的江湖社会,也是一个归宿。    对于这些社会边缘人士来说,既然已经为主流社会所不容,那泛意的江湖社会便成为其唯一出路。    所以他们对江湖自然有归属感。    这种情况下,被江湖所唾弃对于他们的伤害,远远比被朝廷通缉所带来的伤害要大。    鲁智深也是一样,打死镇关西后,也只能到五台山当和尚,流落江湖。    那么就有另外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张青孙二娘这种恶贯满盈的人,也能被江湖认可呢?    甚至连武松都毫不意与他们结拜?    那咱们就要说道说道江湖了。    江湖是什么?    是锄强扶弱,为民除害吗?    亦或是兄弟同心,肝胆相照?    呵呵,那是金庸、古龙所塑造的江湖,是浪漫主义式的幻想式江湖。    其实真实的江湖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在金庸古龙里的江湖里,一个菜鸟进去了可能会被大侠所救助,但是在真实的江湖中,只会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射雕英雄传》中,傻里傻气的郭靖全心全意对待小叫花,却赢得了美人黄蓉的欢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