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黄鹤楼 (第1/4页)
江天一色。 船行进间,远远地一阵琴声打破寂寥的千里江面。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识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两船相遇。 李白站在船头手持折扇,拱手施礼道:“敢问舱内何方友人?” 琴声毕。 从船内走出来一位苍髯老者,身披青衣,多了几分水乡灵秀之气,弹指说话间,又添了些许文人雅士的书生气,行走间,透着隐士洒脱与狂放不羁。 老者笑道:“吾乃贺知章,号四明狂客,敢问阁下是?”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贺大人,今日相遇真是三生有幸,小生李白是今年进京赶考学子”。 捋了捋胡须的贺知章道:“敢问你这是去哪?” “黄鹤楼”。 “可否一道同行?”贺知章道。 喜出望外地李白道:“能与贺大人同行,真是小生的无上荣幸”。 贺知章随后进的船舱继续抚琴,一旁的李白只见小桌上是一张绿绮古琴,轻抚琴弦,幽幽琴声不绝于耳。 突然琴声止住,贺知章正色道:“面对此情此景你能否现在赋诗一首?” 李白沉思片刻,然后直言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听闻后,贺知章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沉思片刻。 船靠岸了。 几人一行上岸后,来到一家小酒馆中,贺知章笑道:“李公子,可否小酌一杯?” 连连点头的李白道:“小生荣幸之至”。 一壶清酒,二人对饮。 “敢问李公子熟读何书?” 强笑的李白不好意思道:“小生常读的是《山海经》以及诸子百家和楚辞汉赋等书”。 “《山海经》”。 贺知章笑了笑,而后挥了挥手道:“果真是少年奇才”。 “对于《山海经》一书,我也是一知半解,其中地理、人物、珍禽走兽等还是不能全部理解”。 “遥想当年,我也乐于此书,可是由于父亲原因便对此书未曾拜读,今日与你相见,想来冥冥之中自有上天注定,来,再喝一杯”。 不觉间,三壶小酒下肚,两人微醉些许。 贺知章起身准备付账,可是上下其手摸索,身上始终摸不出一点银子,默默地站在原地。 李白道:“贺大人还是让我来”。 刚要掏出散碎银子的李白,不料却被贺知章挡下,客气道:“今日喝酒,怎能让你做东?” 随手掏出腰间佩戴金龟子,爽朗地笑道:“把酒言欢,不论辈分,只愿结交你这个朋友”。 说着扔下金龟子走开了,同时拉着李白,两人一起朝着黄鹤楼走去。 一路之上,黄鹤楼外人山人海。 日暮苍山远,映入眼帘的是五层飞檐斗拱,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在夕阳照耀下,金碧辉煌。 黄昏日光映在黄鹤楼上,眼前一个少年,正目视黄鹤楼千里之外风景,忽然大呼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光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少年再次感叹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尤其是说到最后一句,烟波江上使人愁,愈发的加重了语气,无法诉说心中的悲苦。 贺知章哀叹道:“好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好诗”。 少年缓缓地回过头来,看到年迈的贺知章,谦谦有礼道:“小生崔颢,见过先生”。 贺知章赞叹道:“你的诗真的是空旷意境深远,透着苍山寂寥的落寞,真叫一个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拱手有礼道:“多谢先生谬赞,我只是看到黄鹤楼有感而发”。 贺知章和李白一起上前,李白正视道:“兄台,吾是李白蜀中之人”。 拱了拱手崔颢道:“李兄”。 三人围桌而坐,桌上早已摆上俩小菜和一壶清酒,崔颢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贺知章在前,李白和崔颢而后入席。 刚坐下之际,从后面上来一个熟悉的人影,李白激动道:“孟兄”。 孟浩然这才反应过来,忙拱手道:“李兄,原来你也在此,真是有缘再见”。 贺知章看向李白疑惑道:“他是?” 急忙起身的李白介绍道:“这是我的好友孟浩然,也是今年进京赶考的学子”。 “原来如此”,贺知章道。 崔颢淡淡说道:“原来大家都是今年进京赶考学子,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孟浩然坐下后,美酒飘香扑鼻而来,贺知章举杯笑道:“愿三位日后金榜题名”。 “干杯”。 四人举起酒杯,崔颢、李白、孟浩然相视一眼,一饮而尽杯中酒。 贺知章感慨道:“遥想当年,我孤身赴京赶考,一路上困难重重,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金榜题名,长安皇城、普天之下人人尽知我贺知章,金銮殿前,大明宫内,文武百官,皇帝陛下高高在上,亲赐我御酒挂印封官,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说到这儿,贺知章愈发的志得意满,其他三人听的很是向往与憧憬长安皇城,希望可以有朝一日金榜题名。 “来,待你们金榜题名天下尽知,我静候三位佳音,干”,贺知章道。 三人慢慢地饮下,尤其是孟浩然,心中愁闷万千,十年寒窗无人问,只愿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 无知无觉间,孟浩然自斟自饮的不管不顾其他几人。 李白慷慨激昂道:“孟兄,待到长安金榜题名,我等须当痛饮三百杯”。 “干”。 “再干”。 …… 两人喝的迷迷糊糊。 崔颢欣然一笑,早已伏桌酣睡如泥,唯有贺知章微醺上头,随后起身冷声自叹道:“天下少年英才不计其数,金榜题名可谓是万里挑一,三位好自为之”。 贺知章下的黄鹤楼后,径直走到江畔边,沿着江水随波逐流而下。 一阵琴音再一次无端入梦。 李白顿觉自己身处九天云端之中,漫天彩霞红云,五彩缤纷,霞光万里。 火烧云点起熊熊烈火,无数地烈焰在肆意地燃烧重重云层,漫天大火冲天席卷九天云霄,流光溢彩的随风飘散飞扬。 不经意间,突然一声悠长地尖鸣,细细聆听,顿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白鹤冲出云层,鹤顶殷红,赤血细爪,雪翼御风,游荡在李白周遭。 再一次仔细端详,一位白衣仙人骑在仙鹤脖颈上,手持拂尘,白衣飘飘,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李白痴痴地目视,仙鹤又是一声尖叫,正好停留在自己跟前,白衣仙人笑道:“可否一起与我同游欣赏西天日落?” 连连点头的李白很是愿意。 白衣仙人甩动拂尘,飘身鹊起的李白飞上仙鹤背上。 短暂一瞬间,白鹤煽动翅膀,卷起飓风,消失在九天云彩之中。 西边日落,美不胜收。 白鹤落下,白衣仙人轻身飘落,如翎羽般,拂袖一过,眼前闪现出一张小桌,桌上一壶小酒,两盏空杯。 白衣仙人做了个请的姿势。 仙鹤乘风随风飞舞,仿佛一个美丽的仙子,在云霞之中翩翩起舞般,美轮美奂。 两人盘坐在云端之上,中间是酒桌,一眼望去,正对的是西天日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