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传奇_1开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开篇 (第1/1页)

    晋中榆次地区,有一座邙山岭,它北邻河海,南邻洛河,古来今往都水路畅通。

    这里从高处看下去,夏天的时候都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白天里总有一帮人在地里劳作,他们似乎都不知道劳累一样,能吃能干,早出晚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是放眼看去,却一座房屋都找不到。

    清晨一座人家的房门被人用力拍打着,那家主人养的狗用力的大声叫着。主人家在沉睡中终于被吵闹声吵醒。早上的天气还很凉,男主人披着外套给访客开了门。只看到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孩站在门口,那个女孩十八九岁年纪,手里拎着一个包袱,穿着一件粉色的衣裙。披头散发的,衣服被露水都打湿了,就连头发上都是露水。她似乎受到了惊吓,嘴唇一阵哆嗦,身子冷的浑身打冷战。这家男主人与女孩并不认识,心里奇怪一个大姑娘家的为何一个人会大清早敲响了他家的门。不过好心的人都不会去问这么多,这里不是城里,只是农村,不过是一个过路的外乡人罢了。他当下也没问那么多,就让路叫女孩进了门。女孩去了主人家的客厅,狗也不叫了,一切都安静了下来。女孩身子冷的哆嗦着,男主人叫起老伴,女主人生起了一堆火,让女孩坐在那里烤火取暖,主人家又倒了碗热水给女孩喝。

    女孩放下戒备的心,观察了下好心人的家,然后就嘤嘤地哭了起来。

    女主人好奇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为何这么难过,就和她聊了起来。

    女孩自称叫李楚慧,郑县人,她这趟随兄长出来卖布,布是卖完了,钱也赚了点。昨天回家的路上下了一场大雨,她和兄长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迷了路,当时夜黑雨大,就看到有一家人家亮着灯光。就敲开门借宿了一晚上,那里面从进去就说不出的不舒服,有一股难闻的气味令人作呕。因为那家人只有两个房间,就借给了他们一间住,并称床铺大,可以同时住六个人。她觉得自己大了,也不是个孩子了,就总觉得心里不舒服,和一个大男人躺在一起怪别扭的,就一直忍着没休息,但是到了夜深,还是忍不住合上眼睡了过去。可是她觉得躺下去没多久,就鸡叫了,因为着急赶路就急急忙忙的站起来,又因为是夏天,睡着的时候和衣而眠,并没有盖什么被子。她起身的时候看到兄长不在了,就以为他是出去了,可是等了半天还是没见他回来,就心里着急了,他们借宿的时候是给了主人家钱的,人家不该提前把他趁黑撵走啊,心里又突然想起来南方的拍花子,说是有人用什么听话水迷魂药迷晕女人孩子,然后拐卖了的。

    女主人听着李楚慧说的急,就让她喝口水喘口气,因为主人家是开旅馆的,她的心就放下了,说她从那家逃出来的时候天还没亮,她只记得出门的时候因为担心兄长就去那家人住的屋子里看了看,一团黑漆漆的东西从门口飘了出来,还说了句什么就这两个人长短的话,就凭空消失掉了。她当时就愣在那里了,她眼前的房子无门无窗,但是却宽敞的多,像是宋代皇室的陵墓,里面有一桌一椅,连窗都没有,奇怪这些人都是让人睡的什么床。当下她摸回去住的屋子里,却看到一个长方形的像是棺材却像是一个大箱子一样的东西横放在地上。上面也是什么都没有,一个白乎乎的像狗一样的东西却躺在了上面。她当即夺门而逃,慌忙中手里的包袱掉在了地上,她伸手摸索着,却失足掉进了一个坑里,她着急忙慌的不知道东南西北的从一个洞口里爬出来,就慌不择路的跑了很久,当时雨也停了,河沟里的青蛙呱呱叫着,一直走到清早就走到了这里。

    主人家称呼姓齐,世代是住在这里的农民,离这里不远的黄土高坡上,有一帮子经常夜里出没的人,他们为了方便起居,节省开支,大都住在山下的洞府里。

    白天从那里经过,就看到一个一个高低不平的土坡,顺着天然的小路走你是什么都看不到的,但是你如果白天乱闯,也有可能会看到那些矮土坡下边都有一个大坑,坑底下盖有土墙瓦屋,栽种几颗粗生的槐树、榆树、石榴树、枣树等,个别还会养有一两条土狗。

    清晨,听着鸟呜起床,站在刚下过雨的高坡上,满眼青山绿地,一片生机盎然,微风吹过,凉爽宜人,少了城市中的车水马龙,喧嚣浮澡,多了份天高云淡,鸟语花香。

    主人说他们住的地方叫武官庙,也有一座庙同名。不知道建于何时,有庙宇三间,中间是天官,左右两侧为地官和水官。武官庙在古时候也是人们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善男信女进庙烧香,祈求平安。庙门前一副对联,左联为:天地神仙驾临护百姓乐业安居;右联为:文武判官坐镇保境界雨顺风调。

    据老人讲,文武判官是民间信仰尊奉的天神,指天官、地官还有一个水官,合起来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一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yi)”。不过,按古书所述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尧定天时,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故为天官,主赐福。统大千世界十方国土,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除无妄之灾,解释宿殃,脱生死之越,救拔幽苦;故天官以“大仁”而赐福天下,故称天官赐福。尧帝在位百年。建都平阳,国号“唐”,故曰“唐尧”。尧登位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定历法、授民时、除四凶,拔舜摄政、用鲧治水,且旨举禅让之式,贤范天下,其胸襟如日月,普照世界,故曰尧天。

    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是为舜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居青灵洞阳之北都宫,辖有四十二曹,九千万众,统三界十方九地检男女善恶之籍,考众生祸福之名,赦除九幽之苦,父母存亡,沾恩得乐,九玄七祖未离地狱者,及受苦众生,如能去恶向善,行功造德,至七月十五日孟兰会上,皆逢赦除之。阴阳两渡,此为中元普渡之由来。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释放幽冥业满之灵。舜帝姓姚名舜,亦曰重华,母早逝,父顽母嚣,弟象傲,仍不改其志,耕于历山,以“大孝”闻名于天下。尧死后,舜应四方诸候之拥戴,而即位天子。设官分职、修历制礼、建乐文教、进贤用能,命禹治水,教民耕种,画九州、以安百姓,天下大治,故曰虞舜。

    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是为禹帝,隶属太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居阳谷洞元之青华宫,统四十二曹,九千万众,掌管江河水帝万灵、水灾、死魂、鬼神之事,录众生功过罪福之由。上解天灾,渡业满之灵,下济幽冥,分人鬼之,存亡皆泰,力尽无穷矣!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减厄、解冤释结。大禹在位27年。姒姓名禹,亦曰文命,父治水无成禹嗣父业,历十三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乎水患。并兴农田水利,征服九黎三苗,人民得能安居。禹死后诸候及人民拥其子启,即帝位,自此之后,遂成家天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